阅读历史 |

第270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不点了,我为郡王念书,在窗下念,郡王歇一会儿。总躺着也怪无趣的,我替您念念书解闷。”崔琬伸手,接过荀靖之递来的一册《隆正文英》,翻开后发现里面收了几卷天文卷的诗文,晴、雪、风、雨、雷、电、霜、雾。

他问:“郡王想从哪里听?”

荀靖之说:“影雪山房……从‘雪’念吧,伯玉兄想怎么念就怎么念。”

于是崔琬翻到雪部的诗文,为荀靖之念书。崔琬的嗓音很好听,让人印象深刻。

崔琬一首一首为荀靖之念带雪字的诗:

照雪光偏冷,临花色转春。星流时入晕,桂长欲侵轮。1

雪罢枝即青,冰开水便绿。复闻黄鸟声。2

……

紫鸾不肯舞,满翅蓬山雪。3

荀靖之合着双目,一直没有出声,直到崔琬念到“紫鸾”时,才说了话。

荀靖之说:“崔大人,我原来以为‘紫鸾不肯舞’后面是‘白头苏武天山雪。’”

崔琬看手中的书页,“紫鸾不肯舞”这首诗后,隔了四首诗,才到“白头苏武天山雪”那首诗。

荀靖之说:“有一年我眼睛不好,不能视物,五岐兄为我念《隆正文英》解闷。他为我念诗,我心想,那些诗都写得很好,即使写雪景,颜色也很艳丽,一点都不无趣。如今,我亲自看书,才发现他是挑着为我念的,他挑了最好的诗念给我听。我记得他的声音。”

五岐兄……自然是第五岐。

崔琬看着荀靖之,第一次发觉自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
荀靖之睁开了眼,对崔琬说:“伯玉兄,在通觉寺,我听到了一个人说话……我没有看见他的脸。”他问崔琬:“我可方便问吗,崔大人那夜是和一起来的?”

崔琬呼吸微滞,随后恢复了神色,对荀靖之说:“郡王,不值得一提。”

作者有话说:

1照雪光偏冷,临花色转春。星流时入晕,桂长欲侵轮。——庾肩吾《和徐主簿望月》

2雪罢枝即青,冰开水便绿。复闻黄鸟声。——王僧儒《春思》

3紫鸾不肯舞,满翅蓬山雪。——李贺《海上谣》

春雨3

葫芦几月会开花?

荀靖之在府中休养了七天,身体有所好转。第八天,天气放晴,于是他在第八天去看望了周鸾。

第四天时,周鸾的哥哥周紫麟来水目山下,给荀靖之道了歉。荀靖之没有直接见他,只隔着屏风和纱帐朝他点了一下头,接受了他的赔罪——荀靖之是郡王,本来也受得起周紫麟的跪礼,周紫麟行跪礼时,他没有走出纱帐去扶他。

周紫麟和荀靖之之间有些不愉快,不过荀靖之不曾迁怒周鸾,他记住了周鸾不能吹风,一直想着去看望他。

周鸾没有住在东长干,他可以自己成家后,立刻搬得离东长干远远的,搬到了宫城阊阖门外的一处宅子里。

荀靖之乘车去拜访周鸾,敲门之后,周鸾家的老仆为他开了门。

周鸾的家宅很朴素,宅子不大,共有四进,架屋用的屋梁大多是枣木梁,不用楠木等名贵木材,屋门和窗框只涂清漆,少有雕饰。周鸾家的屋门前垂的帘子也不是玉珠帘子,只是用细竹节串成的帘子,撩起帘子时,细竹节互相碰撞,发出“哗哗”的响声。

荀靖之听见了周鸾的咳嗽声。

周鸾走出屋子,迎接荀靖之,和他问好。

“郡王。”

“周大人。”

周鸾听见荀靖之叫他“周大人”,微微笑了一下,说:“我总听别人这样叫我哥哥,每次一听见别人这样叫我,我总觉得好像我哥哥就在我身边似的。”

荀靖之改了称呼,说:“凤友兄。”

周鸾伸手指了指屋内,对荀靖之说:“郡王,请进屋坐吧。”说完握拳,将手移到唇边,控制不住地咳嗽了几声。

“我听说你病了。我是来看你的,你不必费心,好好休息。”

“老毛病了,不妨事。郡王的身体好了吗?”

“我不好,也就不来看你了。”荀靖之问周鸾:“昙姐不在家吗?”

“昙姐去买橘红了,我总是咳嗽,昙姐说我该喝一些橘红泡的水。我这个人总不让人清净呢,和我一起住,让人受累。”

“是我不好,让你吹了风,你这才病了。”

“哪干郡王的事情。我爱享乐,那天晚上坐在一起,看花喝酒,我高兴。我只顾着开心,忘了自己的身子了。郡王,你不要把我哥哥的话放在心上,他太傲气,总觉得我窝囊,会到处受气,他不信我说的话,非要替我做主……他没什么坏心,我替他向您赔罪。”

荀靖之淡淡说了一句:“我不怪他。”

荀靖之和周鸾在屋中的坐榻上坐下。荀靖之不再提起周紫麟,问周鸾:“凤友兄怎么不住在长干里,那里不是离家近一些么?”

周鸾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,压下咳嗽,说:“郡王,如果我说我害怕我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