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荀靖之最终也没能射出第四箭,徒劳地卸下力气收了弓。对方已经没了影子,他不必再继续强撑下去,后知后觉地尝到了喉中涌上的血气。第五岐。

第五岐。

第、五、岐。

当上将军府中众人顺着虎吼赶到后花园影春簃附近时,只看到了荀靖之一个人,白虎倒在血泊中,颈上被一箭贯穿,只剩胸腔依旧不停地起伏抽搐。

侍卫提着灯笼,确认白虎无力反抗后用长棍架住虎身靠了过来,查看之后发现白虎身上插着两支雕翎箭,其中一箭穿喉而过。

影春簃中一时无人敢说话。只需两箭……老虎令人害怕,而暴死的老虎令人害怕手持弓箭的高平郡王。高平郡王的脸色不好,惨白得吓人。

郡王性子冷淡,终究不是容易亲近的人。

“郡王,”有人大着胆子喊了荀靖之,“老虎已经死了。”他说完不敢抬头,偷偷观察着荀靖之——人人皆知高平郡王年少时曾被送入道门,身负无双剑术,只凭一把刻意宝剑就能走过尸山血海,可是现在只不过面对着一只死了的白虎,却显得茫然无措,令他不解。白虎总不会比尸群更加凶猛……

荀靖之隐瞒了刺客的事情,压下一口涌上喉间的腥血,道:“府中侍卫,戒心太少,该罚。”说着将侍卫的弓和箭筒扔给了身边的人,一旁端着巾帕银盆的丫鬟走来行了礼,请他梳洗整理。当手指碰到银盆中的温水时,荀靖之才察觉出冷暖来。“别来无恙”,这四字让他如坠冰中。

不止身形,那个刺客连声音都像极了第五岐。第五岐……死在了乾佑九年的幽州大乱中。剑在人在,剑断人亡,荀靖之在狂尸群中找了半个月,最终找到了好友的断剑。

对荀靖之而言,或许也是对全天下之人而言,乾佑不是一个好年号,乾佑九年不是一个好年。

先帝庄宗改元乾佑后,初年,室韦南下犯边,连屠大许十一城,城中肝髓涂地,尸体横陈,因长久无人收殓生出了一种极其凶恶的尸疫,染疫者脉息全无浑如死人,周身胀烂恶臭,也与腐尸无异,却可以奔跑撕咬,好食活人血肉。三年,室韦之乱虽平,尸疫却未能尽除,渐渐传入神州,在第九年,终于引起了中原大乱。

乾佑九年,庄宗薨逝,许朝西北爆发兵乱,东北尸疫失控,卢朔二州接连失守——北方兵乱尸疫齐作,不到两月,长安陷落。太子死守社稷,自焚于太极宫。先帝第三子齐王在长安陷落前已经离京,南下到建业时惊闻噩耗,在江表门阀世族的拥立下,就地登基当了皇帝。

乾佑九年,除却天下兴亡之事,尚在道门的荀靖之没能等到他的好友第五岐。

作者有话说:

开坑大吉!!

————

手动排雷:

1文章不是一篇打怪爽文哈,看的时候需要一点耐心。阴谋交织,伏线略多,第四卷大规模引爆。

2有丧尸,会打丧尸,但是主要不是打丧尸的爽文。

如果要给文章几个核心词,我认为其中一个核心词是“内斗”,人群的自我消耗:

前朝亡于兄弟相杀的内斗,

本朝因武家、门阀、皇权争夺权力内斗而崩裂,

人利用丧尸和人内斗。

3涉及微量佛教元素,主要是佛理方面的。没人修仙,神仙不存在,现实背景。天不救人,人要自救~

上·相逢意气

入道1

二选一,必须选

一个人可以有许多个名字,譬如一人,随母亲姓荀,本名靖之,小名八郎;道名奉玄,为清凉山人清平吉所取;表字汝宁,为南渡的孝宗所赐。

荀靖之,汝宁,八郎,奉玄真人……总不过是一个人罢了。名字多经历便多,经历多了,倒压得人喘不过气来。

隆正八年冬月十四,庄宗长女寿安皇太女一胎诞下二子,母子平安。在一众宫人的报喜声中,庄宗将二孙分封为扶风郡王与清河郡王,却忧心忡忡——国师的奏表上说,寿安皇太女命中只有一子,若生下两子,两子将有龙虎相争的命劫,其中一子必会因为另一子而殒命。

清河郡王只不过比扶风郡王晚出生半刻,却因为一道难辨真假的谶言,成了多出来的儿子。

命数可畏,稚子无辜。庄宗怜爱孪生兄弟中的幼子,取“日靖四方”中的“靖”字亲自为清河郡王赐名,与女儿寿安皇太女商议后,皇太女留下了长子彰之,庄宗则将幼子靖之接到太极宫中亲自抚养。靖之本是庄宗众孙中排行第七的孙子,为了避开不祥的命数之论,庄宗一直以“八郎”称呼荀靖之,又特意下令,太极宫中不可出现“七郎”这一称呼。

隆正十五年千秋节,小靖之与哥哥彰之在甘露殿宫宴上第一次相见,二人一见如故,兄友弟恭。然而不知是命数还是偶然,宫宴散去后,小靖之忽发高热,连日不退,脸上渐渐显出了死相。

寿安皇太女的亲弟弟、庄宗的第二个儿子——向来无意政事、一心雅好山水的齐王荀崇煦,也就是后来的孝宗,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