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22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兵部尚书上前一步,将海津所部署的军备大致说了。太子听罢微微颔首:“嗯。对比起来东瀛人,倒也算不上吃亏……对了,去请连柏川。”

这个名字一出来,众人都是微微一怔。连柏川?是谁?

只有内阁辅臣福至心灵,下意识答道:“三年前的那位武状元?”

有他这么一提醒,众人才想起连柏川来。此人是三年前中魁的武状元,现下在东大营中,不过官职平平,不见起色。太子这时候提到他,八成是要重用的意思。

有臣子心中想着,连柏川此等小人物,就算是非常时刻,又怎能即刻提拔为主将?

可等着连柏川被带进勤政殿,他们才知道了太子所思所想。

太子对连柏川的水战才华十分欣赏,早已注意到此人,这会儿提出让他前往海津。连柏川先是愣神,随即喜悦的泣不成声,跪下直说绝不叫贼子入了国门半步。而太子却接着他的话说道:“连柏川,你到底经验不足,不能直接作为主将。”

“海津地位重要,绝不能有半分失守。”

“此等压力给你,对你实在不公。”太子忽而扯了扯嘴角:“本宫做上峰,替你抗一抗这莫大压力。”

连柏川当即谢恩,却在谢一半的时候愣住。因为他才反应过来太子所言的意味。

太子这是要,亲自去前线!

果然,这一下满朝文武跪地,大呼不可。

有臣子劝谏:“殿下,您是一国储君,万金之体,怎可犯险?!”

太子却不听这些杂言,挥手道:“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。大胤不在,储君何在?!”

他说完,又是对着李庄道:“九公主——程颐呢?”

李庄浑身起了冷汗,不知道是被太子的主意吓到,还是被他忽然问九公主吓到。微微停顿之后,才回道:“九公主昨日已经回京,是托了您急诏回来的,走的路线隐蔽,没有被贼人发现。”

“好。”太子道:“诏程颐入殿。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

太子:我要炸裂所有人

朝堂自古以来都是男人的战场,更别说在这大胤的权力中心——勤政殿。虽说是贵人身份,但从古至今向来没有公主之身踏入勤政殿的先例。便是待到新皇登基,公主等女眷都不能入内。所以太子这么一说,当即又惹得朝臣议论。

还有人试探道:“殿下,莫非九公主有什么救急之法?那也只需上奏呈上即可,万万没有女子入殿的说法……”

太子打断他,道:“从今往后,就便有了。”他态度强硬,看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说动。几个老臣互相对视一眼,总觉得在这本就纷乱的时候,太子爷还要给他们来个大惊喜。

九公主在外游历多年,养得一身不寻常的气质,等来了勤政殿,也未觉得自己入内有什么不好,连停顿也不停顿,直接走进去跪下:“殿下。”

众人都在观察程颐,毕竟她和所有的女子不同。又被太子爷惯着,去国外游历那么多年,不仅没有豪门贵女的柔弱,反而还多了几分英气。

太子也是才见她,发现她高了不少,皮肤也黑了,脸上像是有一点疤痕,或许是在外遇险导致……不过这些,她统统都没有告诉过自己。太子心中一分心酸,九分欣慰,随即让程颐站了起来。

九公主入殿,未着男装,而是以素雅罗裙示人,头上随意挽了发髻,显得简约又庄重,竟然叫他人看出一些旁人不能比拟的皇族气质来。比那些尚在深宫的皇子皇女,甚至比那几个作乱的亲王都有魄力。

程颐不卑不亢的起身:“多谢太子殿下。”

“你我兄妹,不必多礼。”太子说道:“诏你前来是要事,列席吧。”

居然让公主位列百官……太子这到底是何用意?臣下还在琢磨上峰心思,尚未琢磨出个子丑寅卯,就听得太子道:“本宫前往大濛港,以退东瀛贼子。本宫不在期间,一律事物皆有程颐暂代。”

他说完,也不等着这些朝臣有什么反应,直接让内侍们把他们全全赶出勤政殿,一副“别来烦我”的模样。朝臣们在外面都是愣怔,有人不敢相信,有人微微叹息,心思各异,却也不好在这种时刻做出死谏来。只能仍有宫内内侍引着他们退出皇城。

而留在勤政殿内的,只余程颐。

这里在前不久刚刚发生血腥之事,这会儿人都走了,仿佛仍旧能嗅到那股铁屑般的气味。程颐虽然对太子刚刚的发言也很吃惊,但她在外多年,也感受到一些不寻常来,心中已有猜想,所以只是吃惊一下就恢复到了往常的状态。

两个人都没有说话,最后还是程颐先打破这片寂静:“太子殿下这般,恐怕那些朝臣会有不满。”

“本宫行事不羁,他们应该清楚。”太子道:“小九,我往后说的话,只在兄妹之间,你细听。”

他又是称呼自己为“我”,又称呼程颐为“小九”,这是要说私房话的意思。李庄瞬息就明白了,手一挥,将所有的在殿内侍奉的宫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